地方志邮箱:
用户名
密码
   
山东各地地情网站:
省情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 齐鲁方志 > 区域研究 > 省情调研 > 正文
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特点及与经济、区位和民风的关系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王耀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7-07-23 15:21:37 更新时间:2017-09-19 16:36:59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兴盛和发达时期,也是一个科举人才辈出的时期。该时期山东省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培养的人才也较多。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统计,明代全国共录取进士24687人,山东进士占到1630人,在全国仅次于浙江、江西、南直隶(今江苏)、福建,位居第五,在长江以北诸省中名列第一;清代全国共取进士26758人,山东进士又占到2240人。
  明清时期山东所出进士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省城及济南府驻地历城县进士数量最多,为164人;其它地区依次为,济宁州143人,诸城县127人,莱阳县122人,潍县106人,益都县104人,胶州102人,德州99人,临清州90人,聊城县80人,其它县一般在30~60人范围内,不足20人的县有31个。由此可以看出,进士较多的州县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一是鲁西大运河沿岸地区,二是鲁中、东经济发达区,这就形成了明清时期山东省两个人才密集区。
  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并非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全面分析当时山东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就不难看出,此种地域分布不平衡性与山东省内各地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学校建设及社会风气相对应,与当时山东省出现的商品化、城市化的区域进程相一致,表现出较强的经济、交通、文化相关性。

  一、经济发达为多进士奠定了物质基础

  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商业也日趋繁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向小商品经济转化,山东省内出现了两个经济发达区,即西部运河沿岸区和鲁中、东区。
  明清时期南北大运河是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交通大动脉,山东地段以运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长条形地带是全省商品经济最为发达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著名工商业城镇,如济宁、临清、德州等。
  鲁中、东地区是山东半岛与中原之间经济交流大动脉,由于交通便利,促进了此地带的商业发展,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镇,带动了该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城镇有青州、颜神镇(今博山)、潍县、莱阳、诸城等。
  由于上述两区域生产发达,经济富庶,这就为广设学校、广招学生、延聘名师、刻书印刷等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清代山东共有6名状元,全部出自上述两区域:傅以渐,聊城县人,顺治朝状元;邓钟岳,聊城县人,康熙朝状元;孙毓溎,济宁州人,道光朝状元;孙如仅,济宁州人,咸丰朝状元;曹鸿勋,潍县人,光绪朝状元;王寿彭,潍县人,光绪朝状元。清代山东的武状元共有15名,其中出自上述两经济发达区的只有7人,不到总人数的一半。这就说明,培养一个文状元,需要经过严格、良好的数年乃至十数年学校教育,必须有较高的知识背景和较深的知识积累,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作基础和后盾,而培养一员武将则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少。

  二、区位交通便利为多进士提供了必要的地域条件

  济南府及历城县为当时山东省政治、交通、文化中心,官府衙门林立,官员密集,这为当地人造成了积极入仕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及公私教授者较多,便于当地人接受教育。
  当时,全省交通分为水陆二种。水路交通以南北大运河山东段为中心,重要水路交通中心有济宁、临清、聊城、德州。陆路交通基本有三条,南北向二条,一为由北京经德州、济南、兖州到徐州;二为由北京经德州、茬平、济宁到徐州;三是东西向,由聊城向东经济南、青州、潍县、莱州到登州。
  位于交通线上的这些城镇,由于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可得风气之先。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临清市志·序》中曾这样形容过他的家乡,“我们临清,南通苏杭,北连皇都;会八方之风雨,通百邑之有无”,这就为多进士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地域条件。水陆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也是出进士较多的地方。相比之下,鲁南临沂诸县地处沂蒙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落后,多数县所出进士不足30人,这就制约了临沂在明清时期科举的发展。

  三、学校建设为多进士提供了教育基础

  明清时期山东尚属教育、文化发达的省份。但省内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鲁西运河沿岸和鲁中、东区,学校(包括书院,它是封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较多,办学水平较高。以书院为例,明代全省共有书院77处,鲁西运河地区有19处,占全省的25%;清代全省共有75处书院,运河地区有27处,占36%;此外还有一批较有名望的教育家、学者,如聊城的张厚觉、穆孔晖、孟秋,德州的“三李”“四大”“五田”和卢氏“五代七进士”;现存德州籍名人著述有254种,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0种50余卷。明清两代鲁中、东的书院也较多,青州有书院12处,潍县3处,诸城3处,胶州3处。一般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开办的学校(包括书院)较多,水平较高,培养出的科举人才也多。没有良好的学校教育,造就不出杰出的人才。所以,学校数量的多少往往成为一个地区人才兴衰的标志。

  四、尚文社会风气为多进士提供了必要的人文条件

  明清时期,博山是鲁中发达工商业城镇,“居民稠密,商旅辐至”,但博山教育不够发达,当地对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只有1处书院,且“书院经费短缺”。明清两代仅出了10名进士。曲阜县在当时工商业并不十分发达,但由于饱受传统儒学的熏陶以及尚文、尚礼的先代遗风的长期影响,重视教育,明清两代共出进士60名。省内其它多进士的地区也都是习文为尚的地区,如《聊城地区志·概述》记载,“明清之际,东昌府文运大开,儒学星列。……科目鼎盛,贤士辈出”;德州“崇尚文礼”;潍县“民务农桑有富庶之风,士勤读书多科贡之才”。由此可见,要想多出人才,还必须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重视教育,形成一种浓厚尚文的社会风气。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本文曾发表在《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9期)
  参考文献:
  《临清市志》,临清市史志办编,齐鲁书社,1997年第1版
  《聊城地区志》,聊城地区史志办编,齐鲁书社,1997年第1版
  《聊城市志》,齐鲁书社,聊城市史志办编,1999年第1版
  《德州地区志》,德州地区史志办编,齐鲁书社,1992年第1版
  《潍坊市志》,潍坊市史志办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版
  《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掖县林修竹编,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印行,民国26年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