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邮箱:
用户名
密码
   
山东各地地情网站:
省情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 齐鲁方志 > 区域研究 > 省情调研 > 正文
独具特色的菏泽“四乡”文化
来源:张汉祥 王治国 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7-07-23 09:38:14 更新时间:2007-10-16 09:38:14

“牡丹之乡”驰名中外

  菏泽古称曹州,牡丹种植历史久远,且规模最大,品种最富,精品尤多,名传海外,故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誉,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在菏泽,每年谷雨前后,万亩牡丹竞相开放,香飘十里,艳照天际,堪称东方奇观。国内外参观者云集,一年一度的花事被人们视为一大文化盛事。菏泽因有国色牡丹而名扬四海。菏泽牡丹花大、色艳、型美、香浓,是观赏牡丹中的上品。观其外型,有三类(单瓣、重瓣、千瓣)、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九大色系(红、白、粉、黄、紫、蓝、黑、绿、复色),其中尤以黑牡丹和绿牡丹最为罕见。
  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据传,隋代曹州就有牡丹栽培并出现了著名花师齐鲁恒;唐宋时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明代已负盛名。清代,曹州牡丹更盛。《曹南牡丹谱》(1668年版)列出曹州牡丹77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栽培面积已达五百多亩,品种也由乾隆末年的56种增加到202种,牡丹园十多处,年输出牡丹十万余株。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牡丹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栽培面积已达10万余亩,品种1300多个,发展规模化种苗基地52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500亩,种植牡丹的乡镇发展到10个,专业户达1.58万户,各类花卉企业达364个,从业人员3.5万余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首届国际牡丹花会,数万名中外来宾亲眼目瞩“花大盈尺”的菏泽牡丹,洽谈经贸合作。至2005年,菏泽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国际牡丹花会。花会期间,国内外游人接踵而至;举办的牡丹精品展、牡丹插花艺术展、牡丹书画展和名优产品交易会、经贸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经贸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客来菏泽观赏牡丹、交流文化、洽谈贸易,提高了菏泽的国内外知名度。牡丹花会经济贸易成交额累计近300个亿。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办花会,使菏泽人开阔了眼界,把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做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发展。他们请来专家教授,按照乔、灌、草结合,集中外园林建设风格于一体的原则,对牡丹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并以牡丹办事处为中心,方园35平方公里规划为牡丹产业区,10多个乡镇大面积栽种牡丹,每年以增加万亩的速度发展。
  栽培技术先进。牡丹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几十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牡丹研究所和牡丹花卉科研所。目前,牡丹区已拥有各类研究队(组)131个,牡丹技术人员470余名,其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150多名。当地科技人才与科研院校协作攻关,先后完成了牡丹芍药鲜切花、案头牡丹培养、秋季大田牡丹催花、冬季牡丹大田催花、嫁接快速繁育等30多项技术研究。太空牡丹已结硕果,牡丹资源圃、牡丹基因库也迅速建立。冬季催花牡丹年销售量达50万盆,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牡丹四季开花成为现实。嫁接快速繁育技术的成功推广,不仅使培植牡丹的成本降低了近10倍,而且使发展速度提高了5~7倍,据统计,自1996年至今,菏泽每年嫁接品种牡丹都在400百万株以上。
  通过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渠道,投巨资改造建设“一园两区”。仅曹州牡丹园两年就投资4000多万元,提高了旅游观赏设施的档次。同时,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菏泽牡丹深加工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利用牡丹花提取精油和黄酮技术生产的牡丹系列护肤化妆品,深受女士们的喜欢,牡丹保健品、饮品、食品也在试产和批量生产中。菏泽牡丹不仅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法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总量占国内销售量的78%,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5%。牡丹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在国家举办的1~5届全国花会博览会上,菏泽牡丹获奖60余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菏泽牡丹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举夺得两个世界大奖和79个金银铜奖,获奖数量占评奖总数的73.2%,从而奠定了菏泽牡丹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印证了“菏泽牡丹甲天下”的美誉。不仅宣传了菏泽牡丹,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牡丹区还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建设了“中国牡丹园”,扩大了菏泽牡丹在国外的影响。“牡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头戏,仅在中央电视台就播发有关牡丹的专题片近百部,总长度达1000多分钟。随着菏泽牡丹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牡丹已由观赏植物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
  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花随人意,四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已成为菏泽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武术之乡”久负盛名

  菏泽,是中华武术发源地之一。菏泽武术拳种多,奇功异效,奥妙各异,风格独特,素以“武术之乡”闻名于世。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门类约有39个,诸如梅花拳、洪拳、水浒拳、炮拳、佛汉拳、少林拳、二郎拳、白鹤拳、太极拳、八卦拳、阴阳拳等等。上述拳种流派传统套路完整,既有拳术,又有器械,也有对练,还有攻防技术等,充分显示了多姿多彩的武术文化风貌。
  菏泽武术源远流长,尚武之风代代相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设私学,境内就有人向他学习“射”术。战国时期,孙膑为防身自卫,独创“长袖拳”,此拳至今在境内北部广为流传。秦汉之后,武术的传授主要与宗教、会党及武举考试紧密相连。北宋末年,宋江众义士在练兵作战中创出了水浒拳。南宋末年,观城(时属濮州,治今鄄城县旧城)人李志常从师于道教全真道北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并将随师赴西域谒见成吉思汗的路途见闻撰成《长春真人西游记》,致使道教系统的武术流派在菏泽得以流传。明嘉靖年间,佛教信徒梁山法兴寺主持西竺禅师在梁山、郓城一带广授少林拳法,曾亲率僧兵三千余众开赴胶东支援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民间会党活动也是武术传授的渠道之一。如:起源于宋代的白莲教,满清时期的义和拳、捻军、大刀会等。他们都以设拳场、练习拳术为活动方式。现在鲁西南地区流传最广的梅花拳(亦称花拳)实际上是义和拳的一个支派,至今,梅花拳已传至二十余世。菏泽一带民间设场练拳授徒一直持续不断,从而为本地武术活动的广泛发展奠定了基础。少林派洪拳在清末经任恒太(河南清丰县人)传给菏泽西北朱楼村人朱孝章、朱风君,至今已传至37代。炮拳原是佛教峨眉派拳法,清代菏泽安兴乡尹楼尹师傅从河南张风理学艺,然后在菏泽、曹县、成武等地传授。
  武举应试获取功名也是促进武术传授普及的重要因素。曹州一带打拳习武的人多,获得功名的人也多于其他州府。据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曹州府志·选举志·仕籍》一节载,仅清雍正至乾隆前期,境内取得武进士功名的就有13人,武举人数更多。清光绪年间,曹县张白庄人张均平倡办武学,其子2人进京科选时,同时金榜题名,分别晋升“蓝宝石顶”武义都尉(正三品)和“珊瑚顶”武功将军(从二品),皇帝钦封“御前双佳卫府”,名噪一方,成为乡人效仿的楷模。由此可见,旧时曹州一带武学之兴盛。
  武林英杰人才辈出。在悠久的菏泽武术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代代武林英杰。据《中国武术人名辞典》载,菏泽市各县区仅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榜眼2人,武探花1人,武会元1人,武进士23人。如:郓城县状元张楼人张宪周是清光绪帝钦点的武状元;20世纪20年代初,菏泽城东耿庄村杨士文,在上海与日本武士比武中,力胜强敌,打击了洋人的威风,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1929年,杨士文在南京参加全国国术会考擂台赛,获拳械甲等奖,奖品有:宋美龄赠的银盾两个,冯玉祥赠的“优胜锦旗”一面。1935年菏泽各地均建立了国术馆,举办国考,选拔高手。当时劳动人民自发习武,强身健体,除暴安良,蔚成风气。
  新中国成立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活动遍及全市,赛事不断。目前,在“练武健身”的文化思想主导下,全市群众性习武活动正普遍开展。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3%的乡镇,44%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武术已构成菏泽市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社团1828个,其中地、县、市武术协会10个,乡村武术社164个,武术馆13个,武术学校(班)41个,武术辅导站91个,武术村1504个,单项武术拳种研究会5个。在武术组织中,百人以上武术馆校有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继1992年郓城县、菏泽市(现牡丹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后,1996年东明县、单县又被命名为“武术之乡”。单县民族武馆、郓城县宋江武术院、东明县东方武校,在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评审中载入优秀金榜之列。
  为发扬光大武术文化,全市加强了武术的对外交流活动。2001年,曹州武馆与德国汉堡道馆签订了友好馆校协议,并商定同意曹州武馆在汉堡建立分校;牡丹区赵登禹武校与巨野中原武校联手组建“山东菏泽武术文化展演团”,2002年初对欧洲几个国家进行了巡回展演,取得一致好评。近年来,郓城宋江武校分别对法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德国八个国家的代表队进行散打对抗赛。2002年5月22日,“水浒酒业杯”中、法散打邀请赛中,中、法各派8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是菏泽市举办的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性武术盛会,弘扬了中华武术文化,也大大提高了菏泽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及武术技艺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各类奖牌3000余枚,其中金牌192枚,银牌120枚,铜牌144枚。参加全国“武士杯”武术比赛累计获奖牌225枚,其中金牌34枚,银牌18枚,铜牌26枚。涌现了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十四届亚运会和第六届世界武术散打冠军康永刚、袁新东,以及全国散打王邵金宝、张永健、树怀青等众多武林英才。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播出后,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戏曲之乡”名不虚传

  菏泽,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戏曲活动历史悠久,至元明时期各类戏班就达200余个。现发现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菏泽“大兴班”在河南滑县的演出。戏曲班社的演出场地,在农村多为流动戏台,随时搭建;在县城、较大集镇多建有不同规模的戏楼(台),定点演出。建于明正德年间的菏泽城隍庙戏楼、清雍正年间的单县山西会馆戏楼、清朝末年的定陶仿山戏楼等,都是菏泽戏曲活动历史悠久的见证,菏泽地方戏曲在山东戏曲史中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形成了以戏曲团体多、观众多、剧种多、剧目多、获奖多,名演员多为特点的“戏曲之乡”。
  菏泽戏曲基础广泛,戏曲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菏泽人民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长期以来,境内有上百个戏曲演出组织在活动。在戏曲活动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各地方剧种均成立科班,培养演员,组织班社,流动演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菏泽的戏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1950年代,由地、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专业剧团即达34个,半农半艺的剧团400余个,业余戏曲演唱队(组)遍及城乡。1958年前后,除调省两个专业剧团(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和山东省梆子剧团)外,还有三个剧团支援了临沂、德州等地。菏泽人民爱听戏、爱唱戏。据统计,全市戏曲爱好者占总人口的60%以上。
  菏泽剧种繁多,剧目纷呈。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即“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在这里都有充分的展现及融汇发展。属于弦索声腔系统的大弦子戏、柳子戏,梆子声腔系统的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以及在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两夹弦、四平调等民间小戏剧种,不仅保留了数以百计的传统剧目,而且唱腔各具特色,表演艺术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此外,还流行过京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曲剧、越剧、化妆坠子等剧种,真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为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柳子戏、四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大平调、两夹弦是当地独有剧种,菏泽市枣梆剧团系全国仅有,被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菏泽曲艺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主要有山东琴书、曹州花鼓、坠子、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落子、莺歌柳书、弦子鼓、道情等10余个曲种,堪称“曲山书海”。戏剧与曲艺,在菏泽大地上姹紫嫣红,竞相生辉,“戏曲之乡”可谓春色满园。菏泽境内经常上演的剧目有600多个,如《宇宙峰》《王二姐抛彩》《红鬃烈马》《大登殿》《玉虎坠》《老羊山》等。后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有《两狼山》《黄牛分家》《烧桃园》等;新编历史剧有《程咬金招亲》《墙头记》等;现代戏有《前沿人家》《三回船》《七品红娘》《万紫千红》《拣豆种》《柳下人家》《山东汉子》《天职》等。
  菏泽戏剧有过辉煌的历史,不仅剧目多,而且质量上乘,屡屡获奖。不少剧团都曾调省晋京演出过。多年来,菏泽戏曲团体在参加全国、华东区和省级戏曲汇演中多次获奖。在山东省第一届、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共获奖60余个。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菏泽的《黄牛分家》《黄桑店》获演出奖,刘君秋、刘玉朋、刘桂荣、张春雷获二等奖,何东明、王庭臣获三等奖,张玉芝获乐师奖,充分体现了菏泽戏曲的强大阵容和实力,菏泽戏曲之乡的声誉响遍全省。1959年,定陶两夹弦古装戏《三拉房》三进国务院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彭真、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4年春,朱德委员长观看了菏泽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些剧目如《老羊山》《墙头记》《孙安动本》等,还被拍摄成电视、电影。1979年,现代戏《相女婿》在晋京参加30周年国庆献礼演出上,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9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上,大型现代戏《生儿容易养儿难》获六项奖。1995年,在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上,菏泽的戏曲演出共获25项奖励,位居全省十七个地市之首。马家振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法魂》《龙门渡口》《走出大山》《选村官》先后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精品奖。历史剧《包公卖官》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九项大奖。2003年,市地方戏剧院,根据单县农民孟昭良脚踏三轮三千里送湘西残女回家的事迹,编排的大型现代剧《山东汉子》晋京演出,轰动全国,荣获文化部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金奖。菏泽的曲艺,也同戏剧一样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素有“书山曲海”之称。流传较长,流行较广的曲种就有十余种。曲艺演出遍及城乡,即便是在偏远乡村,丝弦声、说唱声也随处可闻,节日期间及农闲期间尤甚。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各曲种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曲目和名艺人。1980年山东琴书《大林还家》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创作、作曲、演出三个一等奖。坠子演员刘瑞莲演唱的传统曲目《三拉房》在鲁、豫、苏、皖一带发行盒式磁带逾百万盘。进入20世纪80年代,菏泽的戏苑曲坛,沐浴改革的春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广大戏曲工作者,按照“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满怀振兴戏曲事业的信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讴歌时代,鼓舞人民,使菏泽的戏曲事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菏泽各类剧目获省级以上金、银、铜牌奖和一、二、三等奖近200项。充分体现了菏泽戏曲的强大阵容和实力,菏泽“戏曲之乡”的美称响遍神州。
  在漫长的戏曲演出实践中,培育造就出了一大批社会认可,深受群众喜爱的著名演员。早在1930年代,菏泽演员黄儒秀、王锡堂、刘德润等与“豫剧皇后”陈素真同台演出,响遍豫东一带。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赵义庭以及张敬盟、章兰、朱巧云等,也都是从菏泽走出去的戏剧名家。在本地活动的戏曲团体中,也培育了大批有相当造诣的演员,如刘玉朋、刘君秋、刘桂荣、黄云芝、赵风来、张全臣、王桂芳、党福修、张玉霞、刘桂松、李京华、张文英、王凤云等等,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培养戏曲新生力量,1950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菏泽戏曲学校、菏泽艺术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以及众多的戏曲培训班、民间戏校等,设置了柳子、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大平调、豫剧等专科。2003年,全市拥有地方戏剧院1个,县级专业剧团11个,各类业余演出团体达400余个,整体戏曲演出队伍规模大、数量多。改革开放以来,齐鲁音乐学院、菏泽戏曲学校、菏泽艺术学校等一大批戏曲专业院校尤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为菏泽戏曲事业的普及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近年来,舞台新秀又脱颖而出,何西良、刘翠芳、谷爱春等崭露头角;著名豫剧艺术家朱桂芹,1998年夺得了第十六届全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演员”,2004年当选山东省戏剧协会副主席;青年演员刘翠芳夺得河南“香玉杯”戏剧大赛金奖。孙鸿雁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中,荣获1999年度金奖擂主和2003年“梨园春”五年擂主争霸赛总擂主。这些灿烂的戏曲之星,在“戏曲之乡”这个百花园里争放异彩。

“书画之乡”名闻遐迩

  菏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仅以国色牡丹名闻天下,而且以其繁荣发展的书画艺术饮誉海内。
  菏泽书画历史渊源流长,名人辈出。据《宋史·燕肃传》载:燕肃(曹州人),长诗文书画,其作品多入妙品,以及北宋晁补之(巨野人)、元代商挺(曹州人),至明代曹州何氏家族以诗书艺传家,历代不衰。清代马延熙、郭如仪、刘琨、田如烩等皆为当时书画名家。近代以来,著名书画家牛千古、赵树屏、李眉川等都为菏泽的书画艺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950年代以来,菏泽的书画艺术有了更快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有较高艺术水平和影响的书画家,如中国版协副主席、北大荒派创始人晁楣先生、著名国画艺术家田伯平先生、著名雕塑家庞媛女士,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李荣海,以及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吴东魁等。他们在国内或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名气。张剑萍,孔伯镜,谢孔宾,祁祯等可谓当地实力派艺术家。目前,有国家级画家5人,分别是许汝良、梁兆存、王福增、黄恩涛、上官超英,省级画家88人,如董洲、成弘夫、王进、周庆汉等,市级200多人。
  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特别是每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期间,都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达上百次。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政府牵头或专业组织承办书画展在菏泽渐趋频繁,其中影响大的有“牡丹杯全国书画大展”、“牡丹杯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全国二十五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等等。这些展览的举办,吸引了一大批书画家前来菏泽。通过参观、交流、办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这是一片热土。菏泽书画的整体品位,也因此不断上升。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在菏泽近900万人口中,上至市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能操笔写几笔字、信手画几张画的可谓为数众多。书画爱好者和热衷于收藏者更是难以统计。
  全市各种类型的书画组织遍布菏泽,美协、书协、文化艺术单位和民间书画组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书画组织网络。菏泽书画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全国、省级美术协会员近300人,参加全国书画函授学习的达3000多人,参加地市级书画培训班的达数万人。成立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
  菏泽曹州书画院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建有全国最长的书画碑廊,达400余米,有众多名家书法颂扬牡丹。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创建于1985年的曹州书画院,由于其建筑古朴、格调优雅、功能健全、馆藏丰富,被中国旅游协会、文物学会等组织列为“全国著名景区景点”。2000年,中国文联还在此设立了“中国文联文艺家生活创作基地”。在功能上同样推动菏泽书画发展的还有菏泽市博物馆。为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需求,菏泽每年都举行近百次不同规格的书画展览。在各类展览、各项书画活动中,院馆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随后,菏泽相继成立了东明书画院、水浒画院、菏泽市书画联谊会、菏泽市文博书画院、菏泽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等组织,成为当地美协、书协开展工作的有效辅助,为菏泽建设文化大市、深化书画之乡的内涵,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推动了书画艺术的提高和普及。
  目前,菏泽的书画已形成城市、乡村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化,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一条街、南华文化城、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菏泽成为书画之乡,不能不提到巨野县。这个县农民画的兴盛,为“书画之乡”添增了又一个亮点。巨野的书画艺术渊源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千百年来名人辈出,佳作纷呈。在长期的书画创作实践中,巨野县书画家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物象,还是工笔、写意、白描等不同手法,都独具特色。当家画中,工笔牡丹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在国内各大画店和书画市场出售的工笔牡丹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出自巨野人之手。全县集创作、销售、装裱为一体的大型书画点30余处,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有的村还成了书画专业村。常年从事书画创作的农民画师3000多人,年销售书画作品20余万幅,产值2500多万元,书画作品俏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书画艺术给巨野人带来了实惠,也带来了精神享受,其强劲的发展之势,备受上级主管部门重视。2000年11月,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正式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2003年10月,巨野农民画晋省城展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被有识之士誉为“田野里的一支奇葩”。书画已成为巨野县的一门新兴产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菏泽书画作品业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经济交往,联谊会友的重要礼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