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邮箱:
用户名
密码
   
山东各地地情网站:
资料考证
当前位置:首页 齐鲁方志 > 区域研究 > 资料考证 > 正文
刘墉祖籍与刘氏家族考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夏勇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7-07-23 14:06:18 更新时间:2017-09-19 16:37:23

  在编修《东港区志》过程中,发现了一份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记述清代刘墉的日照始祖的族谱,激起笔者浓厚的兴趣。
  刘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廉吏之一,同时刘氏家族在“康乾盛世”,以刘统勋、刘墉、刘镮之祖孙三公二宰相,轰动朝野,成为中国文坛文学创作百用不厌的历史题材。刘墉与日照的关系,查阅《日照县志》(清)、《日照市志》等史料,皆无记载。笔者深深感到,这一段尘封的历史,是日照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有着开发利用的巨大价值。为此,笔者会同刘氏后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诸城、高密、潍坊、临沂等地村镇的刘氏后裔德高望重长者,拜访了大学、博物馆的有关专家教授,广泛搜集了明、清代史料,经初步整理,草成此文,以飨读者。不妥之处,则俟各位方家斧正!
  宋、金、元之际,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人口大量逃亡、死亡,加之游牧民族重牧轻农政策,造成北方地区荒芜人烟。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稀少、虎豹出没、土地荒芜,甚至沦为“无人区”,造成军民粮食短缺,赋税收入锐减。南方,豪强势力日盛,东部沿海倭寇骚扰。漠北,元残势力不断南下劫掠,都严重威胁刚刚建立的朱明政权。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为巩固政权,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面对内忧外患,朱元璋采纳了知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臬(《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移民和军、民屯田的政策,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军民用粮,加强北部边防。
  朝廷数次颁布迁徙流民垦荒、“迁大户实畿辅”及屯田戍边的诏命,让数百万人从地少人多的“狭乡”迁往地多人少的“宽乡”黄淮地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移,山东的众多镇村就形成于这一时期。
  据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编修的日照刘氏家谱(2003年在东港区三庄镇卜落崮村刘禄后人处发现)记载了刘墉先祖迁居日照的这段历史:“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徐刘)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熙朝洪武三年(1370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雀窝”。当地民国十三年(1924年)立的一通石碑也记载:“我刘氏原籍江南徐州砀山大刘家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祖思源公迁日照草涧庄。”
  又据明谱记载:“天顺年间(1457~1465年),该村(喜雀窝)被火……,成化年间(1465~1488年),我高祖移居草涧庄(与喜雀窝相距里许),生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由于家庭惨遭意外,刘氏父子决定分居,四处谋生。刘氏族谱记载了此后分居的情况:“余与弟君质修谱,断以思源为始祖,以福、禄诸祖为二世焉。虽然,惟禧祖仍住故里。如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属今三庄镇)。福祖又避匪,率三子恒公迁居诸城逄哥庄(属高密),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于我二世祖禄。寿祖分居刘家庄子。诗祖分居洙洲庄(属今黄墩镇)。书祖分居西刘家沟。忠祖迁居兰山全刘庄。厚祖迁居沂水刘家店,分支卜全庄。”经过几百余年的子孙繁衍,现故里刘禧后人已形成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
  在刘福迁移到诸城县250年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氏后人始创家谱时,刘统勋在凡例中写道:“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迁诸城后,至祖讳恒公,家谱因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故列祖讳恒公为第二世。”(诸城刘氏族谱)
  刘福来到诸城逄哥庄定居后,经过几代人的创业,家境从贫穷渐至小康。传到第五代刘通,考中了秀才。第六代刘必显,考中了进士。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这是刘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刘的二哥刘果官至江南学政。第八代刘统勋(刘墉之父),官东阁大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刘墉的父辈、同辈、子孙辈为官者就更多了。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刘家重修家谱时统计:从刘福五世孙刘通科举考得秀才算起,全家族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11位,举人35位。自清顺治初年六世孙刘必显步入仕途算起,至道光末止,在七品以上的官员就出了73位。出任的官职,从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御史、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各个级别的重要官职都有。到了第八代上,竟一门出了刘统勋、刘墉,祖孙三公二宰相,轰动当朝上下。成为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曾被乾隆誉为“海岱高门第”。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刘福后人的“海岱高门第”?这要从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说起。
  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为刘家第一个进士。生于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卒于清康熙卅一年(1692年),时年92岁。虽官位至员外郎不算显赫,但他为政清廉,正直有胆识。在晚年立下家训:“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为后世晚辈的成才建立了规范。他崇向教育,认为“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
  良好的家教,使刘氏子孙不依赖父辈,树立了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个个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这使刘统勋、刘墉父子能先后被皇帝钦点为《四库全书》总裁、副总裁,统领4300多人,编纂汇集经、史、子、集四部图书一万多种,把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典籍,几乎包揽殆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