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邮箱:
用户名
密码
   
山东各地地情网站:
学术专著
当前位置:首页 齐鲁方志 > 学术专著 > 正文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小考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薛宁东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09-19 13:51:32 更新时间:2011-09-19 13:51:32
    《三国演义》写的当然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但是,演义者,演正史之义也。所以有些史学家认为就《三国演义》的真实成分有多少,得出了“七实三虚”的共识。严格的说,七成有史料根据的,其细节描写也有虚构成分,例如三顾茅庐的前两顾就属此例。而三成虚构,也不纯然是凿空想象出来的,有时总有点因由作根据,如草船借箭之例。因此,据《三国志》以考证《三国演义》的虚写部分,探讨虚写内容的来历,也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这里,作了一些小考证,不是全面的研究,所引的资料也不全面,旨在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已。
    一、 桃园三结义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又《张飞传》:“少与关羽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三国演义》中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大概是根据以上两则资料生发出来的。刘备和关、张恩若兄弟,只是说明感情的深厚,并没有说已经有结拜的仪式和以兄弟相称。张飞兄事关羽,应该在称呼上称关羽为兄,否则怎么个“兄事之”呢?先秦、两汉有名的好朋友,见之于《史记》的,廉颇与蔺相如,张耳与陈余,也只是称作为“刎颈之交”。崔浩解释说:“言要齐生死而刎颈无悔也。”这颇有“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味道(所以后来张耳、陈余又翻脸成仇,司马迁就讽刺他们“以势力交”)。东汉的范式和张劭的友情生死不渝,是封建社会中的典范,张劭也只称范式为“死友”,没有说结拜为兄弟。反之,关羽曾称呼徐晃为大兄,(见《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蜀志》,二人当然不会是结拜兄弟。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始见于元代至治刊本《全相平话三国志》,继见于古代戏曲,明朝万历年间有脉望馆抄本的元明间杂剧一种,它的题目正名是:“英雄汉涿郡两相逢,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由于作者的姓名失传,不知此剧是否在《三国演义》之前。也许刘关张的说法起源更早,可以上推到北宋“说三分”的说话人。三人结拜是可能的,倒是“结义”一词很有意思。《三国志》所记载的,曹操义待关羽,关羽刺杀颜良,替曹操解了白马之围,便坚决辞曹操、寻刘备。关羽为吴所杀,刘备又坚决起兵为他报仇,谁劝也不听。看来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知何人总结为一个“义”字。因此,关羽被封为义勇武安王,而宋江的办公厅先叫聚义厅,后改忠义堂,义气也就成为草莽英雄之间的最高道德准则了。
    二、刘皇叔与鞭督邮
    刘备是不是汉朝宗室呢?有人怀疑。其实不必怀疑,《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生姓刘,讳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酌金失侯,因家焉。”就说得很明白。同时的刘表、刘虞和刘焉,史学家倒不怀疑其为汉室宗室。而《三国志.刘表传》开头就缺少记汉某帝这么一段。只有《后汉书.刘表传》说了一句“鲁恭王之后也”。《三国志.刘二牧传》对刘焉的记载是“汉鲁恭王之后裔……徒封竟陵,支庶家焉。”而《刘虞传》连这一句都没有,在当中偶尔一提“:冀州刺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三人的世系说的都不如刘备清楚。朱熹是位斤斤计较的道学家,倘若刘备不是“帝师之胄”,他决不会在《紫阳纲目》中将正统给予蜀汉。
    至于刘备是否为汉献帝的叔父,就难以考察了。按说,东汉中后期皇帝多短命,传到献帝,比外藩后裔小一辈或几辈,都不稀奇。称刘备为皇叔,也不是罗贯中的发明,而是在《三国志平话》中就有此称呼,大约是说话人时代传下来的,其起源当不晚于宋代。既然不无根据,就不必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鞭督邮本是刘备干的事,被移植到张飞身上去了。《先主传》载:“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鞭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这段记载表现了刘备并非是一个“仁而儒”的人。演义要移植到张飞身上,一则要表现张飞的鲁莽,再则要表现刘备的仁厚。但事与愿违,结果是“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鲁迅语)。
    三、关于貂蝉
    是不是真正有一个由王允导演,以貂蝉为连环计的连环计呢?很难说。《三国志.吕布传》是这样记载的:“卓性刚而褊……尝小失意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遂许之,手刃杀卓。”从中可以看出:(一 )董卓用手戟掷布的事在先,与凤仪亭没有关系。(二)与吕布私通的侍婢不知叫什么名字。她是在董卓使吕布守中阁(董卓住宅内)时才与吕布相识,并非在王允家中先见过吕布,许给吕布,又送给董卓的。(三)没有凤仪亭吕布与貂蝉的相会,也看不出王允设什么连环计来。王允只是在吕布向他诉苦(吕布恐与貂蝉私通的事被发觉,说明董卓并没有发觉,吕布心怀恐惧,才找王允告诉)后才劝吕布参与杀董卓的密谋的。又,据《三国志.董卓传》载董卓被杀,夷三族,那个侍婢的下场不知如何。然而《三国演义》将不连串的事件串联成有声有色的连环计,文学手法实在高明。同时又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貂蝉。
    从一个没有名字的侍婢,变为王允的义女貂蝉,罗贯中有没有根据呢?有,他采取了元曲《连环计》的一部分内容,元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是后来几种不同曲本《连环计》的母本。其中叙述貂蝉的来历称,她是忻州人任昂的女儿,选入汉灵帝宫,掌管貂蝉冠,(指汉代高级武官戴的饰有貂尾蝉冠的大冠),人呼之为貂蝉,后来赐予丁原,原配给帐下的吕布。黄巾军起,貂蝉入王允府中,故王允与她商量,设计离间吕布与董卓。元曲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情节,被《三国演义》改的合理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基本上依循罗贯中所写,只是杀了董卓后貂蝉飘然而逝,不知根据何种资料改编。
    四、三英战吕布
    根据史料,写得那么火炽精彩的虎牢关前的大战,原来是虚构的。
    却说袁绍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马不仅未到洛阳,也未到虎牢关。当时袁绍、王匡屯河内(今武陡附近)、韩馥屯邺(在河北)、孔融屯颍川(今禹城附近),刘岱、张邈、鲍信、曹操等屯酸枣(今延津附近),袁术、孙坚屯鲁阳(今鲁山附近),都屯兵不动。曹操领兵独进,被徐荣战败于荥阳汴水,没能到达虎牢。以后酸枣诸军使劲而散,互相吞并。王匡一度进到洛阳北面的孟津,被董卓所败。到了第二年,南路的孙坚向洛阳推进,战败卓将胡轸、吕布,杀华雄(关公温酒斩华雄自然不是事实)。又在洛阳南的大谷打败了董卓,从南面进了洛阳,董卓退向西面的渑池,自然更不会发生虎牢关战斗了。
    三英战吕布的传说应该说起自宋元间,元代武汉臣的杂剧已有此剧。题目正名叫“元帅府单气张飞,虎牢关三战吕布”。郑德辉亦有同名的杂剧,今收入《孤本元明杂剧》中。元明间又有《张翼德战吕布》剧,题目正名叫“孙监军赌印争强,张翼德单战吕布”。作者佚名。郑德辉全剧的内容大意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阻于虎牢关,不能战胜吕布。曹操赴青州催粮,经过平原,遇刘、关、张三人,劝他们去虎牢关立功。三人到虎牢关,孙坚刁难,他本人又怕吕布,不敢出战,受到张飞讥笑。他要杀张飞,正直曹操回来,劝孙坚让张飞出战,得刘备、关羽之助,打败吕布。
    这应该是《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的前身,因为多少取用了一点历史事实,这就是张飞要战吕布,需要得到孙坚的许可,因为“十八路诸侯”中,只有孙坚和吕布交锋过。同时又有张翼德单战吕布的说法。元明戏曲《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中有关羽问貂蝉,张飞与吕布谁的武艺好,貂蝉暗想你们张飞敌不过我男儿吕布的一段情节。《三国演义》写道“飞抖搂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羽、刘备加进去才战倒了吕布,便是从两出杂剧中演来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骑围着吕布转,吕布立马核心,并不交战的场面有些可笑。远远表现不出“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的紧张鏖战的气氛。这也难怪,电视演员不会武艺,更不擅长马上交锋,就只好让刘、关、张围着吕布大转其圈子了。
     五、貂蝉的下落
    《三国演义》的作者既然把不知名的董卓的使婢嫁接到貂蝉身上,又把她推到了连环计的中心,使吕布为了夺回她而杀了董卓,她的下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作了吕布的小妾。《三国演义》第九回中说“:吕布至郿坞 ,先娶了貂蝉”。后来就有些含糊。当李傕、郭汜打进长安城时:“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第十一回又说:“时庞舒在长安城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李傕、郭汜知之,遂斩庞舒。”十二回说“:吕布失了濮阳,(布将)陈宫急开东门,保护吕布老小出城。”以后又失了定陶,“宫……遂与高顺保着吕布老小弃定陶而走。”紧接着吕布往徐州投奔刘备。第十三回写道:“次日吕布回席请玄德……饮酒至半酣,布请玄德入后堂,关、张随入,布令妻女出拜玄德。”这几处的妻女和妻小到底指何人,都没有说清楚。到第十六回,写袁术要为儿子娶吕布的女儿时,才补述了一下:“原来吕布有二妻一妾,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及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为次妻……唯严氏生有一女,布最钟爱。”
    虽然严氏、曹氏是妻,貂蝉是妾,然而前面重笔浓彩写的连环计,最要紧的人物貂蝉,在吕布被杀后,终须有个下落才好向读者交代。可惜《三国演义》只是在第二十回:“(操)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有这一句,算是了却貂蝉的一桩公案。
    莫小看“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这一句,其中隐含了一个移花接木之计,值得研究一番。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卷首的《凡例》,有一条说“:后人捏造之事,有俗本演义所无,而今日传奇所有者,如关公斩貂蝉,张飞捉周瑜之类,此其诬也,则今人之所知也。”所谓今日传奇,是指元明杂剧。原来,《宝文堂书目》、《也是园书目》中均录有《关大王月下斩貂蝉》杂剧,共五折,不知作者为谁,今此剧已佚,剧情大略可知为曹操擒杀吕布之后,将貂蝉赐予关羽,关羽恐留后患,杀之云云。
    《斩貂蝉》与《三国演义》,谁在前不得而知,看来斩貂蝉的故事应该有独立的来源。《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蜀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关羽想要得到的,是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而曹操虽然答应了关羽,却“自留之。”秦宜禄的妻子自然不是貂蝉。《三国志·吕布传》裴注引《英雄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秦妻“有异色”,吕布爱之,是有可能的。这样,以秦宜禄妻替换了貂蝉,以曹操许诺关羽而自留之,改为赏赐给了关羽,这就是元明之际,《关大王月下斩貂蝉》的由来。至于为什么要把貂蝉斩了呢?那是因为元明之际,“关大王”已经成为民间尊奉的英雄人物了。英雄不好色,因此貂蝉非死不可。罗贯中熟悉史传,他大约明白了月下斩貂蝉不可信,写成曹操将吕布的家属带到了许昌。
    实际上,秦宜禄的妻子不仅被曹操带到了许昌,而且宠爱有加,以秦宜禄的儿子秦朗为“假子”。秦朗在魏明帝死前一度成为顾命四大臣之一,差一点把司马懿的权夺了,后来被司马懿的同党刘放用阴谋击败,那时秦朗的母亲怕已经死了。貂蝉被送到许昌是不会有杜氏这么好的命运。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给貂蝉设计了一个功成隐退、飘然而去的结局,虽然不大合乎情理,然而免去了以后不好处理的麻烦,快刀斩乱麻,太干脆了。
     六、过五关、古城会、斩蔡阳
    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取徐州,刘备败走,关羽被擒(《关羽传》作“曹公禽羽以归”;《魏书·武帝纪》作“备与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这是正月的事。四月,关羽替曹操在白马斩了颜良。后又有记载“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武帝纪》未记发生在哪一年。但是,从《资治通鉴》的记载看,大约发生在七月间,因为袁绍七月还在阳武,八月就“连营稍前”,与曹操在官渡相持了。七月间,刘备曾经两次替袁绍去汝南,从南方扰乱曹操的后方,一次带领袁绍兵马,与黄中、刘辟联合,后被曹仁击败,回到袁绍处。接着,刘备不愿意托庇于袁绍了,表示想替袁绍联络刘表,这次是带了本部兵马(在徐州被打散了又收集起来的)与龚都联合,一共也不过数千人。曹操派蔡阳去讨伐,被“刘备”所杀。
    关羽去寻刘备,是在斩颜良之后,《关羽传》这样写道“: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最后一句写得很含糊,因为当时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袁绍在阳下,据《资治通鉴》胡注,两军之隔一河,关羽过河就可投奔袁绍。而《三国演义》又把斩蔡阳落实到关羽身上,蔡阳却是去汝南讨伐刘备龚都时被杀,汝南又在许都南面,那么,关羽是渡河去寻刘备呢,还是向南方去寻刘备呢?这是个矛盾。
    《三国演义》作者为了调和这个矛盾,更为了增加“过五关、斩六将”这个热闹情节,替关羽设计了一个复杂路线,即:由许都出发(二皇嫂住在许都),经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黄河渡口关隘(是为五关),遇到孙乾,得知刘备已去汝南,又转回头来前往汝南,经过古城,斩了蔡阳,与张飞相会。二皇嫂留在古城,关羽独自去汝南,见到刘辟、龚都,知道刘备已回袁绍处。返回头来,到冀州界首,令孙乾去见刘备。刘备向袁绍请命往襄阳请刘表相助,袁绍应了,在界首会同关羽往南走,沿途收了关平,遇到赵云,同往古城与张飞相会。这么一来,关羽足足跑了一千余里路,生发出五座关口以应过五关、斩六将。在古城斩了蔡阳,最后古城会,大团圆,可谓既合史鉴,又照顾了民间传说,罗贯中的手段不为不高。
    不过,按照史传而又刨根问底的人,至少可以提出三点疑问:(一)关羽从许都往袁绍处找刘备,前面说过,袁绍在阳武,关羽只要向北偏东一点走,约300余里便可以走到。他为何先向西北去到毫不相干的洛阳,再沿今龙海铁路往正东,再向东北绕一个不必要的大圈子?(二)蔡阳明明在汝南被刘备(或刘备手下的关羽)所杀,怎么走到古城就死了,古城的确切地址在何处?(三)最令人不解的是:这时曹操在官渡,袁绍在阳武,都处在前线,局势很紧张,二人不敢分身回许都和冀州,为何演义写得曹操在许都两次拒见关羽,刘备又到冀州去见袁绍,好象忘了不久之前还有白马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诛文丑、战斗越打越大这样一个局势。
    看来,演义的作者太迷恋于五关、斩将这两个民间传说了。为了前者便让关羽冤枉地往洛阳跑了一圈,好凑够五个关隘;为了后者,又让蔡阳糊里糊涂地死在去汝南的途中。附带说一句,关羽诛文丑也非演义作者的虚构,宋代洪迈《容斋随笔·续笔》中已有“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的记载,想来传说的起源要上溯到北宋时“说三分”的说话人了。
     七、关于“博望烧屯”
    《三国演义》在《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一回中,写刘备打了胜仗后,有诗一首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由于这是诸葛亮的初显身手,所以后之读者对火烧博望坡大都印象很深。
    实际上,博望之战,是刘备自己指挥的。当时,诸葛亮还躬耕于隆中。此一役中,《三国志》在《李典传》有记载: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帅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资治通鉴》系此事于建安七年,是有道理的。文中说“草木深”,时间当在夏秋之交。刘备是自己烧屯,伪作退兵,引夏侯惇入伏,伏兵围住惇与于禁,李典救兵到了,刘备的兵也就退去。刘备是建安六年投奔刘表的,博望之战时,袁绍虽死,其子袁谭、袁尚还在河北,曹操按兵许都,挑衅而动。所以刘表也不是认真地要与曹操打一仗,后来曹操出长城远征乌丸时,刘备劝刘表袭许都,刘表不肯,可见刘表并无取代曹操之志,只是想试试刘备的本领而已。刘备大约也知其意,从新野出发,《蜀书·先主传》载:“先主投刘表,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打到叶县附近,曹操的救兵来到,打了个小小的胜仗,见好就收。在刘表面前交代得过去,大约不久又退回新野了。夏侯惇与于禁、李典都是曹操手下的名将,刘备打败了他们,可见也不像某些史学家说的“每战必败”,是个草包。
    什么时候把博望之战的胜利移到诸葛亮身上了呢?大约也是宋代的事。元王实甫《西厢记》:“则没有诸葛孔明,便待要博望烧屯。”可以想见也是从宋人“说三分”传衍而来。因此,“初出茅庐第一功”倒并不是罗贯中硬替他争来的。
    次年(建安八年)八月,曹操可能为了报博望之仇,发兵攻刘表,军于西平。正赶上袁尚攻袁谭,袁谭向曹操求救,并表示愿降,荀攸劝曹操出兵救他,曹兵退去了。如果这次曹操不退兵,和刘表真刀真枪地干起来,胜负难料。曹操便不会象建安十三年那样,趁着刘表死,刘备走,不费劲地占了荆州,也许未必有赤壁鏖兵、三国鼎立的局面了。
    元明杂剧有《诸葛亮博望烧屯》一本,写在《西厢记》之后,《三国演义》之前,它的题目正名是:“曹丞相发马用兵,夏侯惇进退无门。关云长白河放水,诸葛亮博望烧屯”。从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博望烧屯》的故事中有白河放水的内容。大约罗贯中觉得白河距离博望坡太远,无法揉合到一起去,便把博望烧屯和白河放水分作两次战役,为此又加上一段“火烧新野”,只是这回差点被烧死的不是夏侯惇,变成曹仁了。

(原载《十论武侯在兰溪》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分享到: